甘肃传统壁画艺术研究中心揭牌
甘肃传统壁画艺术研究中心揭牌
甘肃传统壁画艺术研究中心揭牌
从网箱密布到水清岸绿,万峰湖(hú)的(de)涅槃,恰是(shì)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。毅然拆网箱,拆除的是短视的枷锁;悉心护碧水,换来的是持续的业兴。万峰湖用一泓碧波(bìbō)见证:人与自然,不是此消彼长的博弈,而是共生共荣的和鸣。
乍暖还寒的三月,万峰湖已是春意盎然。工作之余在(zài)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科丰大坝附近散步,是胡召根(húzhàogēn)多年来的习惯。这天清晨,他照例又来到湖边。抬头远眺,湖两岸的山头(shāntóu)上,在春风中苏醒过来(sūxǐngguòlái)的草木竞相伸展着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身子,树木枝头姹紫嫣红的花朵争奇斗艳(zhēngqídòuyàn),忙碌(mánglù)的蜜蜂飞绕其间,奋力扇动的翅膀与扑面而来的暖风,合奏成了一曲春天的交响。
胡召根是天生桥一级水电开发公司水力发电厂运营管理部副部长,到水电站工作以来,就一直(yìzhí)与万峰(wànfēng)湖(hú)打交道。这些年来,他亲眼见证了万峰湖水的(de)变化:曾几何时,湖水变浑变浊,湖面上刺鼻的鱼腥恶臭令人作呕。经过持续治理,眼前的万峰湖水清澈如许,纯净透明。
微风拂过,绿莹莹的湖面上泛着(zhe)点点涟漪,犹如星星铺在湖面,亮晶晶的。大坝下面(xiàmiàn)不远处,薄雾(bówù)如轻纱,温柔地笼罩着(lǒngzhàozhe)静谧的坝盘古寨,为(wèi)这座布依古寨增添了几分神秘。碧水倒映着古寨、薄雾和群山,一眼望去,水上一个古寨,水下一个古寨,相互交融,如梦如幻。如今的坝盘古寨,被游客赞誉为中国版“马尔代夫”。
“这湖水(húshuǐ),终究还是养回来了!”眼前的美景,让胡召根(húzhàogēn)禁不住浮想联翩。
万峰湖犹如一颗绿宝石,镶嵌在黔、滇、桂三省区交汇处。水域面积广阔,近180平方公里,贯穿贵州兴义、安龙,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(lónglíngèzúzìzhìxiàn)、西林以及云南罗平5个县市。1991年(nián),国家建设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,在南盘江流经的科丰筑起高坝蓄水发电。1998年,开始蓄水,往昔的山旮旯、纵横交错(zònghéngjiāocuò)的沟壑(gōuhè)渐渐被(bèi)江水填满,形成宽阔的湖面。因湖泊(húpō)被重峦叠嶂的山峰环绕,得名万峰湖。
万峰湖蓄水量达102亿立方米(yìlìfāngmǐ),湖内全岛、半岛(bàndǎo)、港湾、内湖相互(xiānghù)交错,烟波浩渺,湖光山色美不胜收,令人心驰神往。经国务院批准,马岭河峡谷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成为响当当的旅游品牌,万峰湖是(húshì)其重要组成部分。
“养心一湖水,怡情万重山(wànzhòngshān)。”曾经,前来游玩的(de)旅客无不为之赞叹,万峰湖那碧波荡漾的湖水,宛如一块(yīkuài)巨大(jùdà)的天幕,在(zài)微风中轻轻舞动。阳光洒下,湖面波光粼粼,似繁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,金光闪烁。这里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是休闲度假的胜地。万峰湖里的鱼儿又肥又大,还容易上钩,更是让垂钓者(chuídiàozhě)惊喜不已,一年四季都能尽情垂钓,简直就是垂钓者的天堂、旅行者的福地。
万峰湖水质优良,湖里的(de)鱼肉鲜味美(měi),很受欢迎,游客纷至沓来(fēnzhìtàlái),搬迁到湖边的老百姓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。2013年,王宏勇与17位志同道合的村民携手,组建了兴义市南盘江船舶有限责任公司,购置18艘游船,投身水上旅游事业。李永堂则带着家人在湖上开起了水上餐厅(cāntīng),专卖万峰湖里的鱼。看着他家(tājiā)的生意不错,一些村民也跟着(gēnzhe)开办水上餐厅。
“万峰湖的鱼好吃(chī)!”游客吃鱼、钓客吃鱼,甚至有的人不顾路途遥远(lùtúyáoyuǎn)来到万峰湖,就是为吃上一餐万峰湖里的鱼。
吃上旅游(lǚyóu)饭的村民,收入逐年递增,大家都欢喜不已。
一些外地人纷纷来到万峰(wànfēng)湖从事网箱(wǎngxiāng)养鱼。眼见网箱养鱼利润可观,沿湖老百姓也纷纷效仿,万峰湖网箱养鱼开始蔓延开来,成为湖边老百姓主要的(de)增收产业。
住在兴义市南盘江镇田寨村的(de)韦国学,看到四川人在湖里网箱养鱼,便跑去帮忙干活,暗自学艺。掌握养殖技术(jìshù)后,他(tā)筹资7万元,建起20多个(duōgè)网箱开始养鱼。第一年,就收入10来万元,这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。挖到第一桶金后,他把6米乘6米的小网箱换成60米乘60米的大网箱,收入逐年增多(zēngduō)。
养鱼户日益(rìyì)增多,湖面上的网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密密麻麻的。鱼儿数量迅速增长,投入湖中的饲料亦(yì)如纷纷扬扬(fēnfēnyángyáng)的雪花。鱼儿和人粪便、餐厨垃圾排入湖水中,曾经澄澈的湖水,变得污浊,水质逐日恶化。有时候,鱼儿会毫无预兆地死去,养殖户们满心焦虑,却不(bù)知道(zhīdào)缘由。
水质富营养化愈发严重,为水上漂浮植物的异常繁衍埋(mái)下隐患。随着网箱的无序扩张,大量富含氮、磷等物质(wùzhì)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便排入(páirù)湖中,这无疑为水上漂浮植物的滋生繁衍提供了肥沃的温床。加之万峰湖区域水流相对平缓,气候温暖(wēnnuǎn)湿润,为喜温暖、好(hǎo)静水的植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。
出现的水白菜(báicài),正是这种生态失衡的产物。
在兴义市三江口镇的万峰湖区域,水白菜如不速之客,悄然现身。起初,人们还善待它,叶片又肥又厚,表面毛茸茸的,柔软(róuruǎn)且富有(fùyǒu)弹性,一些村民捞回来砍碎后喂猪喂牛。零星(língxīng)地长在水里,还是点缀,为(wèi)湖面增添绿色。
水白菜,学名(xuémíng)大薸,原产(yuánchǎn)巴西。因其外形酷似大白菜,人们便赋予(fùyǔ)它水白菜这个形象的名字。水白菜喜高温高湿气候,耐寒性差。20世纪50年代,作为牲畜饲料曾被推广种植。
水白菜是多年生水上漂浮植物,雌雄同株,繁殖(fánzhí)速度惊人,后来被列入(lièrù)最危险入侵物种名单。短短一年多时间,水白菜便如野火燎原般迅速(xùnsù)在(zài)万峰湖面(húmiàn)上蔓延至云南、广西区域。水白菜根系相互缠绕交织,密密麻麻地将(jiāng)整个湖面遮盖得严严实实,宛如一张巨大而致密的网铺展在湖面,船只难以通行。导致万峰湖水质持续恶化,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。
水(shuǐ)白菜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早在2004年,万峰(wànfēng)(wànfēng)湖水白菜泛滥,就引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高度关注,迅速组织贵州、广西、云南三省区的环保专家联合展开详尽调查。2004年9月,黔、滇、桂三省区保护万峰湖生态环境座谈会在兴义市召开(zhàokāi)。治理万峰湖污染的大幕(dàmù)缓缓拉开(lākāi)。兴义市、罗平县、西林县雇请专人持续打捞水白菜,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开展联合执法检查。
经过持续清理,湖(hú)上的水白菜最终被清除,万峰湖重拾往日的美丽与(yǔ)宁静。岂料(qǐliào),好景不长,命运似乎又一次与这片美丽的湖泊开了个残酷的玩笑,一场更为巨大的生态灾难,如狂风骤雨般汹涌袭来,将(jiāng)这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击得粉碎。
俗话说,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。”随着万峰湖淡水鱼的(de)(de)名气越来越大,销路越来越好,赚到钱的养殖户开始盲目扩张网箱养鱼规模,过去持(chí)观望(guānwàng)态度的人,也(yě)一窝蜂涌来,湖面上的网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岸边山上的树木、竹子被大量砍伐,用来搭建网箱,植被遭到严重破坏。
无序(wúxù)扩张的网箱(wǎngxiāng)越来越多,如繁星般密密麻麻布满湖面,让船只再次(zàicì)陷入航行困境,湖水的鱼腥味、恶臭味、尿臭味比水白菜泛滥时更加浓烈刺鼻,站在岸边就会觉得恶心难受。受此影响,游客人数锐减。
王宏勇站在湖边,无奈地摇着头。心想,这旅游饭是吃不成了。他(tā)决定也加入网箱养鱼的行列(hángliè)。
养殖户还(hái)在不断增加。到2016年底,仅兴义市和安龙县在万峰湖面的网箱养鱼数量就(jiù)达到104.4万口,面积达467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,养鱼户多达1367户。平均每天投入的饲料高达5000吨(dūn)。一遇到低温天气,湖面上(shàng)就会漂浮着大片死鱼。2017年,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督察时(shí)指出,珠江流域万峰湖库区网箱面积达7072亩,已超过规划养殖面积3.93倍。
警钟再次敲响,恢复和保护万峰湖(hú)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!
在国家及省有关(yǒuguān)部门的指导下,黔西南州成立了万峰湖(hú)生态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指挥部,兴义市、安龙县也分别设立分指挥部,从州直(cóngzhōuzhí)相关(xiāngguān)部门和兴义市、安龙县抽调300多名干部,专项治理工作启动。
2017年7月(yuè),黔西南州召开治理万峰湖动员大会,发出的动员令铿锵有力:“一定要走出(zǒuchū)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,用(yòng)实际行动,把清澈美丽的万峰湖归还给老百姓!”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众志成城,坚决打赢万峰湖污染源治理攻坚战(gōngjiānzhàn)!”
会后,“清网行动”在(zài)万峰湖上(húshàng)迅速展开。7月13日,300多名干部分成多个工作小组,分片分点包保负责,精准摸清网箱养殖、水上餐厅(cāntīng)底数。他们耐心动员养殖户上岸转产,给养殖户、水上餐厅留出充足(chōngzú)的时间处理网箱里的鱼,再拆除网箱。
因为湖水(húshuǐ)污染游客(yóukè)来得少,水上餐厅本来也就没有了生意,动员工作好做。
时任南盘江镇镇长岑国仲带领工作小组来到“老巴结水上餐馆”做拆除动员工作。餐馆主人(rén)李永堂笑哈哈地说(dìshuō):“万峰湖水越来越臭,来吃(chī)鱼的人越来越少,如果你们真能够把万峰湖治理成原来的样子(yàngzi),让游客重新回来,我愿意搬到镇上去。”
他们又来到韦国学家做起转产上岸(shàngàn)动员工作。
“不养鱼(yǎngyú),还能做什么?”韦国学顿时急了。
“再这么养下去,万峰湖都要变成臭水塘了。”岑国仲(cénguózhòng)耐心解释道。
“老话说得好,靠山吃山(kàoshānchīshān)靠水吃水,我们就靠着这(zhè)湖水,不养鱼,以后怎么生活啊?”韦国学反问道。
“我理解你的(de)想法,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(kàoshuǐchīshuǐ)有很多种吃法。你看看杭州西湖(xīhú),现在还有人在湖里养鱼吗?可围着西湖居住的老百姓,哪家不是生活富足?”
“我(wǒ)没去过,不清楚。”
岑国仲摸出手机,递给韦国学(guóxué):“你看看,这就是西湖。”
韦国学凑过头,看到手机里的(de)画面:湖水清澈,几艘游船飘荡在湖面上,船上(chuánshàng)坐满了人,湖边还有不少人在排队购买物品。他不禁脱口而出:“真漂亮(piàoliàng),人好多啊。”
“你看,人家也是靠水吃水,利用湖泊(húpō)发展旅游业。我们万峰湖面积比西湖大很多,还是国家级风景(fēngjǐng)名胜区,我们好好(hǎohǎo)发展旅游,肯定也会很不错!”
“你(nǐ)说得倒是轻松,搞旅游哪是我们能做到的。”
“发展旅游要靠政府引导,企业主导。等游客(yóukè)来了,你就在这儿(zhèér)做好服务,哪怕摆个小摊卖葵花籽,也能赚钱。”
“两扇(liǎngshàn)磨子做耳环,说来容易做起难。发展(fāzhǎn)旅游要等到什么时候啊!”
“不用等太久,只要万峰湖恢复以前的样子,游客自然就会(huì)来。你想想,以前来这儿旅游、钓鱼(diàoyú)的人有多少?”
“以前来的人确实挺(tǐng)多的。”
“以前万峰湖水清景色美,所以游客(yóukè)爱来。现在没人来,就是因为水变臭了(le),环境变差了。”
几番对话下来(xiàlái),韦国学回头(huítóu)看着湖面上密密麻麻的网箱,陷入了沉思。
岑国仲见状,知道韦国学是担心网箱里的鱼。便接着说:“又(yòu)没让你马上就转产,可以等网箱里的鱼卖完了(le)再拆网箱。”
韦国学没有回应,此时他的心里愈发(yùfā)迷茫。
夜晚,韦国学独自呆坐在(zài)湖边,望着(zhe)湖面(húmiàn)上星星点点的灯光,捧起一捧湖水(húshuǐ),湖水黏稠不(bù)堪,一股腥臭扑鼻而来。他急忙钻进鱼棚,用肥皂洗手,随后抱起水烟筒,咕咚咕咚猛抽起来。抽着抽着,这些年养鱼遇到的辛酸,一幕一幕在他脑海中闪现(shǎnxiàn):2008年和2010年,养的鱼都长到2斤左右了,却在一夜之间全部死光,湖面上漂满了白花花的死鱼,怎么捞都捞不完。这两次死鱼事件,让他血本无归。2011年6月的一天,湖面上突然狂风(kuángfēng)大作,吹翻网箱和鱼棚,6个网箱里2万(wàn)多斤鱼全部跑光,损失20多万元。
邻居李廷富看到网箱被吹翻,上前抢救,结果被倒下的网箱卷入湖中,差点丢了性命。虽然(suīrán)事情已经过去多年,但每次回忆起(huíyìqǐ),依旧心有余悸。可话又(yòu)说回来,不养鱼又能做什么呢?韦国学心里(xīnlǐ)还是拿不定主意。
接连几天,一波又一波的工作人员来给韦国学(guóxué)做思想工作,他渐渐意识到,这次整治是动真格的,看来这鱼确实养不成了。如果万峰湖能(néng)(húnéng)像西湖一样,有那么多游客来游玩就(jiù)好了,只要有人来,卖什么都能赚钱。拿不定主意的韦国学,只好打电话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韦开云(wéikāiyún)商量。
“爸,你这些年养鱼也存了些钱(qián)吧?”
“钱都供你们几姊妹读大学了(le),就是你们工作这几年才存了点。”
“我也有点积蓄,要(yào)不把房子翻盖一下,以后开民宿吧。你去看看万峰林,在那里(nàlǐ)做民宿的很多家都赚了钱。”
“这个我不懂,你做什么我都(dōu)支持。”
和儿子通完电话,韦国学心里好受了一些。他想,等工作队再来,就(jiù)答应卖完鱼上岸转产。至于以后的发展(fāzhǎn),就听儿子的。
2017年底,韦(wéi)国学和南盘江镇的360多户养鱼户一起,拆除网箱(wǎngxiāng),上岸转产。
老百姓拆除自己的(de)钓鱼棚。
如果说万峰湖的(de)“水白菜”泛滥是天灾,那么网箱养鱼(yǎngyú)的无序扩张就是人祸。战胜天敌,一呼百应,进展顺利;治理“人祸”,难免会触及不(bù)少人的切身利益,推进(tuījìn)异常艰难。一些养鱼户不理解不支持,甚至坚决抵制。
李贵森(lǐguìsēn)就是其中一个。
工作队隔三岔五(gésānchàwǔ)就去他家做工作,可每次去,李贵森就只有(zhǐyǒu)一句话:“我就不拆!”
2017年11月6日,工作(gōngzuò)队员卞忠宝、李国飞、李长江三人乘坐快艇,再次前往李贵森的(de)养鱼船上做思想(sīxiǎng)工作。当时,李贵森正在向网箱里撒饲料。
“贵森,你家网箱11月9日前(rìqián)要拆10%,你清楚这个(zhègè)事吧。”卞忠宝说道。
李贵森站在网箱上,眼睛瞪得(dé)像发怒的公牛,恶狠狠地盯着卞忠宝怒吼:“要我拆(chāi)网箱,没门!”
“我们都(dōu)是乡里乡亲的,你说话怎么这么不讲理呢?”卞忠宝问道。
“老子就(jiù)不讲理了,你能把我怎么样?”
“你年纪还没我(wǒ)大,在这儿充什么老子?”
“我就充你老子(lǎozi),看你敢把我怎么样?”
卞忠宝气得握紧拳头,向前迈了(le)一步。眼看就要动手(dòngshǒu),李国飞赶紧一把拉住他:“我们是来做思想工作的,不能激动。”然后又对李贵森说,“贵森,你把网箱拆除10%,每平方米有(yǒu)20元的奖励;要是找不到工人,我们可以(kěyǐ)帮你找。”
李贵森依旧紧握拳头,眼睛瞪(dèng)得圆圆的,一言不发。
多次(duōcì)沟通无效,指挥部研究决定,依法依规拆除。
11月9日,岑国仲带(cénguózhòngdài)着工作队员(duìyuán)又一次登上李贵森家的网箱,宣读了指挥部将依法拆除网箱的决定。
决定还没有宣读(xuāndú)完,李贵森一个箭步跳过网箱,转身(zhuǎnshēn)跑进鱼棚。不一会,他(tā)铁青着脸,提着一桶汽油,跳到网箱中间(zhōngjiān),放下汽油桶,一边拿着打火机,一边愤怒地喊道:“哪个敢拆网箱,就叫他有来无回!”
“所有人员回到船上!”见此情景,岑国仲赶紧(gǎnjǐn)喊道。
“咔嚓(kāchā)”,李贵森按下打火机开关,火苗刚冒出来,就被风吹灭了,一连(yīlián)几次都被吹灭,他的手颤抖起来,身子也(yě)颤抖起来,满脸通红,青筋直冒。
“贵森,你不要冲动,你找不到工人,我们来帮(bāng)你拆(chāi)网箱。”岑国仲站在船头,轻言细语劝道:“让大家拆网箱,还不是为以后有个好的(de)环境,出发点是为大家好”。
风越吹越大,李贵森看着手里的打火机发愣,忽然扬手将(jiāng)打火机甩到湖里,眼里满是迷茫(mímáng)。
“我是(shì)了解你的,过去和你商量事情,都配合得很好的嘛。”岑国仲转移话题,想让李贵森平静下来(píngjìngxiàlái)。
一阵江风吹过(guò)脸颊,李贵森情绪慢慢平静下来。岑国仲看准时机回到网箱上(shàng),继续与他聊家常,不再说拆网箱的事情(shìqíng)。聊着聊着,李贵森说:“镇长,我其实也晓得现在的万峰湖就是一个臭水塘,以后不仅不能养鱼,在湖边居住都不行(bùxíng)了(le)啊!这个道理我都懂,只是不养鱼了,我能做什么啊?”
“你放心,对大家上岸转产政府是有安排(ānpái)的,绝不会让一个老百姓饿(è)着。”
最终,李贵森答应三天(sāntiān)内拆除网箱总面积的20%以上(yǐshàng),等鱼卖完就全部拆除。
李贵森的(de)转变,让那些原本态度强硬的养殖户也纷纷改变(gǎibiàn)想法,陆续拆除了湖上的网箱。
到2018年4月25日,万峰湖“清网行动”提前取得决定性胜利。万峰湖面上重归于平静(píngjìng)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、涵养与(yǔ)净化,水质逐渐(zhújiàn)好转,往昔污浊的湖水也慢慢变清了。
如果说万峰湖网箱清理整治是一场攻坚战,那么确保养鱼群众(qúnzhòng)上岸转产生活不受影响、有稳定收入(shōurù)来源,则是一场持久战。
污染整治结束后,为了巩固整治成果,让万峰湖水更清、岸(àn)更绿、湖更畅,贵州、广西、云南共同成立(chénglì)了“黔桂滇三省(区)五县(市)万峰湖联合执法指挥部”。黔西南州还制定出台了《百姓富·生态(shēngtài)美万峰湖发展规划(guīhuà)》等文件(wénjiàn),推动万峰湖水域及湖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构建起“生态渔业+果树种植+乡村旅游”的发展格局。
万峰湖老百姓在精品(jīngpǐn)水果示范基地务工。
2018年,韦国学家一栋(yīdòng)4层的新房修建好,开办起了民宿。
2019年春节前,在外工作的儿子韦开云(wéikāiyún)回到家中,和父亲一起经营民宿(mínsù)。不久后,韦开云还担任了村里的统计员。
韦国学家的(de)民宿取名“湖兮悦”。随着万峰湖生态环境的逐渐恢复,湖水越来越清澈,游客(yóukè)和垂钓者又渐渐多了起来。民宿一开业就受到游客的欢迎,当年(dāngnián)收入就达到5万多元。
2023年(nián)以来,随着旅游市场回暖,客栈的入住率不断提升,2024年夏季(xiàjì),入住率保持在70%左右,收入增加到9万多元。
从过去靠水养鱼,到如今(rújīn)靠水留客(liúkè),“靠水吃水”的“吃法”变了,韦国学一家的生活也迎来了新的转机,幸福感与获得感比养鱼时(shí)倍增。
闲暇时分,韦国学总爱漫步(mànbù)在万峰湖边。生于斯长于斯,与这片湖水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。他常常感慨:“只要我们(wǒmen)善待这湖里的水,湖水肯定也会(huì)回馈我们。”
回到(dào)南盘江镇街上的(de)李永堂,用自家的房子开办了“江上鱼庄”餐馆。他做(zuò)的糟辣鱼堪称一绝,鱼端上桌(shàngzhuō),一股浓郁且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,食欲也随之被瞬间(shùnjiān)勾起。那盘中的糟辣鱼,在红辣椒(hónglàjiāo)与绿辣椒的映衬下,特别诱人,泛着迷人的光泽,让人垂涎欲滴。夹起(jiāqǐ)一块鱼肉,鲜嫩的质感就在筷子之间,仿佛稍一用力,鱼肉就会顺着纹理散开。放入口中,先是感受到鱼肉的嫩滑,它如同云朵般轻盈地在舌尖(shéjiān)上散开,细腻(xìnì)的肉质入口即化,每一丝纤维都饱含着鲜美的汁水。紧接着,糟辣椒的味道开始在口腔中蔓延开来。每咀嚼一口,都能感受到鱼肉的鲜香、糟辣椒的酸辣在口中交织碰撞,层次丰富而又和谐。咽下之后(hòu),让人忍不住想要再夹上一块,继续沉浸在这美妙的滋味(zīwèi)之中。独特的美味再加上周到的服务,鱼庄开业后生意一直很红火。
王宏勇如今将全部心思放在游船上。治理后的万峰湖,恢复了往昔碧波荡漾、青山倒映的秀美模样,游客们又慕名而来(mùmíngérlái)。18艘船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,王宏勇与股东们商议后,逐步增加船只。到(dào)(dào)2024年国庆节,公司的游船数量(shùliàng)已增加到77艘。
李贵森(lǐguìsēn)上岸转产后,加入兴义市佰信种植(zhòngzhí)(zhòngzhí)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(hézuòshè)。这家合作社是苏仕顺牵头(qiāntóu)领办的。苏仕顺曾经是养鱼大户,他的网箱面积曾达20000多平方米。网箱拆除后,他与同村几位上岸转产的乡亲联合成立合作社,引进黔西南州宝铃农业科技发展(fāzhǎn)有限公司,流转500亩土地,带领村民们种植晚熟脐橙、沃柑等精品水果。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(dàidòng)下,坝艾村50来户转产上岸的村民中,已有20多户加入了精品水果种植队伍。
初春时节,万峰(wànfēng)湖边的野鸭滩,一片繁忙景象。工人们穿梭在柚(yòu)林间,熟练地进行果树管护。兴义市泊舟渔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3200多亩土地,种植多种水果,并通过“公司+基地(jīdì)+农户+合作社”的模式,带动当地精品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。公司优先雇佣上岸转产的渔民(yúmín),常年在这里(zhèlǐ)就业的就有50多名(duōmíng),年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。
在政府的(de)扶持下,许多转产上岸的养殖户利用万峰(wànfēng)湖低热河谷地带的气候优势,踏上了创业新征程。他们种植芭蕉、芒果、柠檬、柑橘(gānjú)、枇杷等。仅兴义市沿湖5个乡镇,种植面积就将近5万亩。
万峰湖老百姓在精品水果(shuǐguǒ)示范基地务工。
黔西南州的(de)“清网行动”得到了云南和广西两地的积极响应与协同配合。两地沿湖的几个县迅速跟进(gēnjìn),开展万峰湖网箱整治行动,联合开发水域。2022年6月,兴义市、安龙县、西林县、隆林各族自治县、罗平县5县市共同商议,决定开发万峰湖大水面生态养殖项目。他们(tāmen)以各自(gèzì)所占水面作为固定资产入股(rùgǔ),联合成立了“黔桂(qiánguì)滇万峰湖渔业有限公司”,对万峰湖进行统一开发,采用“人放(rénfàng)天养、自然生长”的模式,全力打造万峰湖生态鱼品牌。
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(qīngshān)就是美景,蓝天也是幸福(xìngfú)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(duìdài)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,不能(bùnéng)手软,不能下不为例。这一理念,在万峰湖的治理与守护中得到了充分践行。
2022年4月21日(rì)(rì),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督促整治万峰(wànfēng)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。同年8月26日,黔西南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(rénmíndàibiǎodàhuìchángwùwěiyuánhuì)第三次会议通过了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万峰湖保护条例》,12月1日,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,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(zhèngshì)施行。
跨(kuà)省区行政部门、公安机关在万峰湖流域建立了联合(liánhé)执法(zhífǎ)机制,检察机关也构建了“派驻+巡回”的监督和协作模式。为万峰湖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、法治宣传提供坚实(jiānshí)的法治保障,有力推动了珠江上游的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。
尽管每年实行禁渔期相关规定,仍有极少数人受(shòu)利益驱使,无视法律法规。2023年4月,马某在万峰湖三江口水域,以电鱼的方式非法捕鱼,被民警当场(dāngchǎng)抓获。兴义市法院判处其(qí)有期徒刑8个月,缓刑一年,同时责令其承担增殖放流的生态修复责任(zérèn),赔偿渔业资源(yúyèzīyuán)补偿费4746元。通过媒体向大众致歉。
近两年来,当地司法机关始终坚持“谁破坏、谁修复”的(de)原则,在加大依法打击力度的同时,更加注重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运用,实现了惩治犯罪(fànzuì)与保护生态的双赢,持续(chíxù)推动万峰湖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。
就在(zài)今年2月底,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发布了(le)2025年珠江流域禁渔期(jìnyúqī)公告,规定(guīdìng)禁渔期为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,明确了禁渔水域。在此期间,包括(bāokuò)万峰(wànfēng)湖在内的水域,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,严禁(yánjìn)扎巢取卵,挖沙采石和从事其他影响鱼类生态的活动,严禁收购、销售在禁渔期和禁渔区内捕捞的渔获物。因保种保育、科研教学、调查监测等特殊需要采捕水生生物资源的,须经省农业农村厅批准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(de)理念,在万峰湖(hú)沿岸的百姓(bǎixìng)心中,已成为最真切(zhēnqiè)的生活写照。在湖边经营“版纳渔家乐”的韦兴疆,看着万峰湖水质一年比一年好,满心欢喜地在大门上写下“万峰湖畔喜迎白鹤栖渔户,盘江碧波笑迎红鲤跃龙门”的对联,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。
太阳缓缓升起(shēngqǐ),薄雾渐渐散去,万峰湖在朝阳的(de)照耀下(xià)闪耀着金色的光芒。坝盘古寨的大榕树下,传来被誉为天籁(tiānlài)的布依族八音坐唱。一曲喜庆的迎客调弹唱结束后,村民们又唱起了欢快的山歌:“我(wǒ)家住在美丽的万峰湖边,万峰湖山美水美人精神,远方客人快快来,划桨板、坐竹筏,赏美景品美食,哎……”
欢快的歌声飘进了胡召根的耳中,将他(tā)从对万峰湖往昔与今朝的联想中拉回现实。他不禁喃喃自语:“上岸转产的老百姓(lǎobǎixìng),日子过得真是有滋有味(yǒuzīyǒuwèi)啊!”
在焕然一新的(de)万峰湖边,人们正用勤劳与智慧续写着新的故事,未来,万峰湖也必将在守护与发展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(guāngcǎi)。
贵州日报天眼(tiānyǎn)新闻记者 黄诚克 钱星星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